据 TrendForce 集邦咨询旗下拓墣产业研究院表示,导入智能制造将是企业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生存关键,除了带动 AR、远程操作、视觉识别等相关工具与技术发展,也透过部署更多自主无人搬运车(AGV)、行动机器人(AMR)等运输机器,减少人力以维持社交距离。预估 2024 年全球智能制造市场规模将上看 4,000 亿美元,年复合成长率达 10.1%,主要成长动能来自远程与非接触技术的升级。
拓墣产业研究院分析师曾伯楷指出, 2020 年全球工业 4.0以较稳健的投报率与更成熟的技术,将物联网、大数米乐智能科技据等要素,透过虚实整合呈现于协作型机器人(Cobot)、数字分身(Digital Twins)等解决方案,能够实现降低成本与提高生产力的宗旨,因此受到相关业者高度关注与采用。
自 2011 年德国提出工业 4.0 概念后,全球知名大厂便纷纷开始采用,因此相关技术发展也日趋成熟,根据爱立信(Ericsson)的评估,部署以移动网络为基础的工业 4.0 解决方案,五年平均能节省约 8.5%的营运成本。而应用案例包括资产追踪、AR 应用、状态监测、移动型机器人、以及连网工具等。其 5G 制造工厂便利用 AR 设备执行远程故障排除、支持教育训练。
电力管理大厂伊顿(Eaton)凭借工业 4.0 解决方案抗疫,以 Microsoft HoloLens 2 AR 眼镜在实体厂区显示 3D 影像并支持远距连接,透过远程执行核心工作并保障员工安全。日本制造大厂日立(Hitachi)不仅以热像仪确保工作场所的员工体温,也结合视讯分析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情况。
观察台湾智能制造趋势,目前制造业中小企业比例约 97%,然数字转型时往往面临信息人力不足、成本效益不彰等瓶颈,因此智能制造计划多由政府与法人单位共同推动。全球政经、产业趋势、后疫情时代振兴策略,为目前政府推动智能制造的三大切入点,如现行的智慧机械云平台就以升级中小企业产品价值、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加速台湾整体智能制造的进程。
2021 年制造业的复苏需要更稳健和弹性的供应链,除了现有的远程与非接触技术工具外,部署更多 IoT 传感器与设备以打造虚拟工作场域,或是透过区块链、3D 打印扩展营运弹性。预期后疫情时代下,智能制造将有更多应用场景与商机待开拓,强化制造商在面临往后危机的生存与盈利能力。关键字:引用地址:工业4.0发展成熟,2024年智能制造规模将达4000亿美元
虽然奥运延期和空场让东道主日本经济损失惨重,疫情防控的问题也依旧无法解决,但今年的奥运会应用了众多前沿科技,更是奥运史上的“数字化之最”。 从氢能源电动车,到瓦楞纸材料的纸板床;从助力外骨骼设备,到电子垃圾制作的奥运奖牌;从3D运动员跟踪技术,到可以回收利用的木板结构…… 也许,东京奥运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地,但是各种科技创新仍让这场世界性的体育盛事大放异彩。 机器人服务队 奥运会是彰显国家实力难得的机会,日本作为世界上机器人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自然得大肆秀一秀肌肉。 东京奥组委在2019年发布《东京奥运会机器人计划》,委托松下、丰田等公司生产一批机器人及外骨骼设备,组建一支服务队伍,投入到奥运米乐智能科技会的日常运营中。
华为 近年 智能手机 、基地台、相关有、无线产品出货表现亮眼,除智能手机出货已仅次于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苹果(Apple),成为全球第3大手机制造商外,另基地台出货也已拿下全球超过40%的市占。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华为硬件制造出货表现亮眼,但以华为投入的人力计算,目前其所拥有与制造相关的人数,仅达2,000~3,000人左右,占华为全球18万名员工人数比例不到0.2%。对此华为认为,在制造领域中能创造出如此高产值,主要仰赖与异业资源高度整合、智能化与自动化等因素有关,同时为进一步扩展业务,华为也将整合上述,推出相关 公有云 解决方案,借此协助企业进行 智能制造 转型。 华为云端部门副总裁何
广告摘要声明广告 01.配天机器人视觉检测赋能纺织行业 配天机器人打造的视觉检测赋能验布机系统,为客户在纺织行业自动化破局找到突破口。据悉,配天机器人将高像素的视觉系统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I深度学习系统结合,实现人机交互自动验布效能跨越式提升。(详情请点击) 02.详解仙工智能视觉AI解决方案的三大功能 RoboView视觉 AI 解决方案以先进的机器视觉算法为后台(RoboView Server),以易于操作和直观显示的界面软件 RoboView GUI 为前端,为客户提供覆盖生产、安全、管理等环节下的众多应用的视觉 AI 解决方案。解决方案涵盖前期调研、中期研发、落地和后期的产品维护和升级的完整流程,助力客户提高生产效率
瑞萨电子推出工业温度级DDR5和DDR4寄存时钟驱动器 新产品支持-40至105ºC温度范围;面向边缘计算和自动驾驶等应用 2021 年 11 月 4 日,日本东京讯 - 全球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瑞萨电子集团今日宣布,推出支持工业温度等级DDR5(5RCD0148H)和DDR4(4RCD0232K)寄存时钟驱动器(RCD),面向要求严苛的边缘计算、汽车、工业4.0和5G等应用。 与通常在0至70ºC温度范围运行的产品相比,新产品可支持最低-40ºC至最高105ºC的温度范围,支持DDR5以5200MT/s和DDR4以3200MT/s的速度运行。新产品带来2倍的通道速度提升和低延迟以及出色的电源管理,实现了DDR5
寄存时钟驱动器 /
在企业内推进智能制造不能盲目推进,需要按条理一步一步进行。我总结了我认为的推进智能制造的九步方法:第一步智能制造是企业实现转型的有效手段,这种理念和认识我觉得在企业里面要跟员工实时讲,要进行培训。不管是在国家和国家之间还是我们企业之间竞争,或者是合作,智能制造都是一个方向。这也是新一轮工业变革的一个路程。企业要重视,准备早谋划早实施才能早受益。 第二步是智能制造讲务实推进就是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个是在经济制造的发展过程中间,一个是资金的保障。第二就是对智能制造的理解,包括一些关键技术还不是特别完善,还有一些需要突破。还有运营模式和管理的一些体系还不完备,还在完善。那么你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个事情应该是一个比较长期的目标。
广告摘要声明广告 家纺制造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工依赖程度高,供应链周期长,长期以来面临招工贵、招工难等痛点。知名家纺品牌商大多青睐自动化程度高的代工商,然而当前整个行业应用中仍然缺乏成熟的自动缝制机械设备,制约着行业发展。 因此,通过引进机器人,打造高效、专用、稳定的高质量智能缝制设备及自动化、智能化产线,来降低缝纫技能要求、减少人工成本、缓解招工难题、提高缝制效率和质量,依然是当下家纺制造企业的迫切需求。 痛·点 客户企业面临同样境况。客户是一家国内家纺用品头部企业,为全球知名家居巨头配套生产沙发套、床垫罩、靠枕、窗帘等家居产品,目前已经成为其在中国地区的头部供应商。在客户沙发套的缝制生产线上,客户希望能够导入机器人提
关于德国工业企业的高逼格江湖上已有诸多传说,他们在工业技术上的全球领先、在行事作风上的踏实低调用“安静的美男子”来形容毫不为过。 上周日,德国最大的工业企业之一以及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的博世在上海召开了其2014年在华业绩的分享会。会上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亚太区负责人泰瑞来、博世集团中国区总裁陈玉东与媒体们一起分享了关于工业4.0方面博世的成果、理念以及方法——与互联网公司的发布会不同的是,德国人几乎不会让你兴奋起来,但与德国人一样平静地吸收这些严谨的数字、方法和观念的时候,仍然能够澎湃地感受到德国企业的智慧和能量。 工业4.0首先是高速的互联网基础架构 泰瑞来:我们很早就看到了互联技术和互联网
在这个共享经济的时代,工控企业面临着转折。研华科技中国区总经理罗焕城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明确表示,研华科技要以“IPC+N+S”打造物联网“共创”生态圈,并将于今年11月1至3日邀请业界同仁,参加研华在苏州举办的大型物联网共创峰会(IoT Summit),共同见证研华科技的华丽转变。 IPC+N+S策略,研华科技新名片 提及研华科技,圈内人首先会想到工控机(IPC)。的确,研华进入中国大陆20多年,占据了IPC市场的半壁江山,即使是2008年的金融风暴,研华依然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如此令人瞩目的成绩让IPC成为了研华科技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然而,罗焕城坦言:“我们更希望用‘智能制造领域的全方位解决方案提供商 来定位研华的市
有奖直播报名中基于英飞凌AIROC CYW20829低功耗蓝牙芯片的无线组网解决方案
Arrow&allegro有奖直播:下一代磁感应解决方案:XtremeSense TMR 技术如何促进高效应用
有奖直播 电气隔离新势力:英飞凌新型SSI系列固态隔离器的创新技术与应用设计
最近收到很多朋友的咨询,大意是想安装小米的智能家居系统,在装修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算是集中回答吧,供 ...
电气故障检修的三步骤1 观察和调查故障现象:电气故障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同一类故障可能有不同的故障现象,不同类故障可能有同种故 ...
1,普通版,输出功率2x1W,8欧姆负载,无须外接电源,带DC音量调节电位器和电源开关,工作指示LED,采用高档LM4866MT做功放。2,HI-FI级USB ...
汽车专用语音电路LM-04YD固化了“倒车,请注意”、“左转弯,请注意”、“右转弯,请注意”、“刹车,请注意”等四句语音,可分别独立触发 ...
如图所示是“欢迎光临、欢迎惠顾”声光语音,音乐集成电路原理图。IC内部存贮2段。欢迎光临、欢迎惠顾”语音信息和7首旋律优美、保真度高的 ...
站点相关: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发相关FPGA/DSP总线与接口数据处理消费电子工业电子汽车电子其他技术存储技术综合资讯论坛电子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