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以开启公测,品牌用户能广泛体验的最高能力为依据,我们将国内市场的玩家划分为四个代际:
L2+体验不断拔高,行业开始瞄向L3进军,逐渐具备L3的技术基础、配套政策和保障机制。
其中,售价15.58万的小鹏MONA M03580 Max是2024上市车型中,高阶智驾普及的代表者。
其将于2025年春节后交付,直接击穿具备「全国都能开」能力的量产车售价地板,打响2025高阶智驾普及第一枪。
但值得注意的是,基于成本和技术路线等多方面考虑,有头部车企从激光雷达派转向视觉派,减少智驾系统对激光雷达的依赖。
软件层面,在前端感知部分,由于高精度地图存在成本和更新速度等问题,行业逐渐摆脱高精地图的依赖,「无图NOA」已成为主流。
AI司机也是如此,评价其综合实力,既要看现在具备的能力,还要关注背后的数据规模资源——面向未来的潜力。
实现能力:是否具备领先一代/次世代高阶智驾能力——「车位到车位」与「全国都能开」
最后结合实现能力、上车规模、开城规模,从行业全局角度,玩家格局现状如下:
端到端取代了传统算法中,数据在感知、决策、规划各个模块之间传递的过程,降低了信息传递的损失和延时。
加速算法迭代,离不开海量数据的支持,但更海量的数据对云端算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云端算力规模,影响着智能驾驶技术迭代速度,根据公开数据,智驾玩家云端算力规模如下:
数据是智能驾驶迭代的加速器,直接决定数据获取的要素就是搭载智能方案的量产车销量。
而智驾产品是否标配、是否免费以及企业是否提供智驾保险都影响到数据的积累:
此外,在报告米乐m6科技平台中,智能车参考与量子位智库认为,还存在其他影响智能驾驶迭代的因子,比如激光雷达路线及其成本:
随着技术进步及量产规模扩大,激光雷达售价在2025年有望下探至1500元,带动激光雷达进入「千元机时代」。
成本降低有利于激光雷达在20万元以下的量产车落地,规模化上车也将促进更多智能驾驶产品向更高等级迭代。
基于2024年的格局梯队,结合迭代关键要素,2025格局推演的线索基本齐备。
算法、算力、数据是智能驾驶产业迭代的关键要素,同时也是智能驾驶格局变动的加速度因子。
智能车参考与量子位智库认为,以2024格局为基础,在算法、算力、数据层面有积累优势或长期投入的玩家,更有可能在新一年脱颖而出,改写产业格局。
在经过广泛征米乐m6科技平台集、专业推荐,以及智能车参考垂直社群的万人票选后,智能车2023年度评选结果正式发布。涵盖三类奖项:
在汽车工业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希望能以此提供智能维度的参考和注脚。